首页

上海熙熙女王

时间:2025-05-25 17:36:34 作者:中国团队系统评估:青藏高原已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浏览量:59401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5月23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通过系统评估近20年来青藏高原三大温室气体收支,预估不同增温和畜牧业发展情景下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收支变化。他们研究认为,青藏高原已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也是目前中国唯一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区域。

广角镜头视野下的青藏高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图

  这项全球气候变化领域、青藏高原区域的重要研究,综合集成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湿地和河流等温室气体通量观测与牲畜数量等历史统计数据,并结合多源遥感、模型模拟以及未来气候预估完成,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在综合学术期刊《科学通报》发表。

  显著的温室气体汇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汪涛研究员介绍说,甲烷和氧化亚氮是对气候变化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巴黎协定的温控目标不仅是实现二氧化碳的中和,还包括甲烷和氧化亚氮温室气体的中和。因此,准确评估温室气体的收支至关重要。

资料图:青藏科考途经青藏高原一处湿地。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作为碳中和贡献的先行综合示范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变绿使得高原生态系统成为显著的二氧化碳汇。不过,青藏高原拥有中国超过50%的湖泊且有放牧传统,近20年来,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和内陆水体的快速扩张,尤其是冻土区热融湖塘的大量涌现,导致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显著增加,但这些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究竟有多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抵消甚至逆转高原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仍不清楚。

  为厘清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开展针对性研究。结果显示,近20年来,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是显著的温室气体汇,每年从大气中吸收近1亿吨当量二氧化碳,近两倍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汇。这一显著的温室气体汇主要源于二氧化碳汇。然而,超40%二氧化碳汇被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所抵消,其中,畜牧业和内陆水体(包括热融喀斯特湖)的年排放量分别占二氧化碳汇的21%和13%。特别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汇,几乎中和了高原能源与工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推进可持续畜牧业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中等排放情景下,未来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持续增强,水体扩张和多年冻土持续退化等导致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仍将不及二氧化碳汇,因此,到2060年高原仍是显著的温室气体汇。

青藏高原上放牧的羊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图

  然而,温室气体汇大小依赖于高原畜牧业未来发展路径的选择:如果仍维持当前不可持续的放牧状态,畜牧业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将完全抵消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增量;有效实施草畜平衡管理并开展减排措施以降低牲畜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高原温室气体汇大小预计将比当前增加1.5倍。

  “因此,推进可持续且高效的畜牧业发展路径,将大幅减少高原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青藏高原对中国碳中和战略的贡献。”汪涛说。(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山香野果”的“涅槃”重生

8月20日至8月25日,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举行。动静记者专访了多位参会的国内外嘉宾,畅谈深化教育合作、促进人文交流、携手共创未来。

中国女羽尤伯杯首秀 “雪藏”主力轻取新加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汽轮发电机专家汪耕逝世

时代》杂志称,为泰党此前曾作出提高每日最低工资、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补贴公共交通等承诺;佩通坦也曾大胆承诺,将修建高速铁路和储水基础设施,保护农民免受周期性旱涝的影响。

时政微纪录丨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正当时

傍晚18时30分,距离停电作业计划结束还有30分钟,设备检修完毕,撤除安全措施后恢复正常供电,作业顺利结束。“今天我们主要完成了朗县站房变电所、朗县站区4台箱式变电站的集中检修,保障电力设备运行良好,确保供电安全。”跟班干部、车间技术员杨贝成介绍。(马生明)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员坚守一线 筑牢森林防火“安全网”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松”)就是业内的“佼佼者”。作为一家以机器人技术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新松书写了中国机器人发展史上百余项“行业首创”。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新松应有尽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